資料來源:首頁 > 活動公告 > [活動公告]探索第二期講座:2009星空協奏曲 (2009 Constellation Concerto)http://highscope.ch.ntu.edu.tw/wordpress/ 影片來源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i7R-TNKarA&feature=player_embedded

人類在有文字之前,已經會觀天象,日月星辰自古在人類生活中就佔有重要的地位。許多古文明史中都記載到人們透過觀察天文來制定曆法,定時間、辨方位,甚至占卜吉凶、指點迷津。西元1610年,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首次將望遠鏡指向天空,距今剛好滿400年,這是天文學發展的重要里程碑。
透過哈伯天文望遠鏡,二十一世紀人類的視野拓展到太空,更深刻地認識到宇宙的浩瀚、人類的渺小,也激發出無數科學家們的探索欲望,進行更多的天文觀測、設計更精密的儀器、甚至發明航空載具,探索未知的星球…時至今日,我們對天文學的了解已然遠遠超越400年前首度舉起望遠鏡的伽利略,但我們可以說,這位義大利科學家的求知精神,仍然引領著人類今天的成就。400年前伽利略望向天際的一瞥具有劃時代與超越時代的意義,這也是全球天文組織將2009年設定為「全球天文年」的原因。
蒼穹之下,不同時代的人們
仰望星空、看待宇宙的觀點能有所不同嗎?
演講時間:週六下午14:00~16:00
演講地點:國立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演講廳
高涌泉 (台大物理系教授)
10/10 時空奏鳴曲–穿梭古今2000年 曹亮吉 (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)
10/17 望遠鏡之前的天文學-古希臘天文學 10/24 仰望天空的數學家-古希臘數學
張海潮 (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)
徐光台 (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歷史研究所教授) 10/31 古文明中的數學與自然
姚珩 (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)
11/14 簡單和諧的行星旋律-從哥白尼到克卜勒 11/21 理論實驗的人間協奏–伽利略的落體運動
11/28 古典力學之天地樂曲–牛頓與萬有引力
吳俊輝 (台大物理系副教授)
12/05 小鏡片對大宇宙-天文宇宙觀測篇 12/12 心與星的和鳴-天文宇宙理論篇
高涌泉、徐光台
12/26 愛因斯坦的時空觀革命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